新闻资讯

明查|把太平洋垃圾污染问题甩锅中国,特朗普用的是P过的图

速览

-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3张图片均为旧图,其中不仅有在大西洋(而非太平洋)拍的图,更有一张是P过的。

- 目前全球已被发现5个大的海洋垃圾带,其中一个在印度洋,两个在大西洋,两个在太平洋。太平洋垃圾带的成因多元,将其完全归咎于中国并不符合实际。

- 面对海洋垃圾治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 *** 、国际组织和个人均在积极展开行动。科学家认为,通过立法、教育等从源头上杜绝塑料垃圾进入环境,才是清理海洋垃圾带的更佳途径。

事件背景

4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布了3张图片,配文称“太平洋上的中国礼物”。图片显示大量垃圾漂浮在海上。

特朗普发布的帖文截图。

明查

三张图片分别源自何处?

对特朗普发布的图片进行反向搜索,发现这些均为在 *** 上流传多年的旧图。

左上角的图片可以在Istock、Dreamstime等多家图片网站上找到,发布者伊桑·丹尼尔斯(Ethan Daniels)是一位美国自然摄影师。

Istock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示,丹尼尔斯在2017年7月上传了这一图片。此图拍摄于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界处的印度尼西亚四王群岛(Raja Ampat)附近,反映了当地一个偏远海滩上漂浮着的塑料垃圾。

Istock、Dreamstime图片网站截图。

右上角的图片同样在2017年已经出现。提供这一图片的水下摄影师卡罗琳·鲍尔(Caroline Power)2017年在Facebook发布数张显示大量塑料垃圾在海岸边堆积的照片,引发媒体关注。

2017年10月,意大利媒体Corriere Della Sera刊登了鲍尔的图片。

根据鲍尔的描述及相关媒体报道,这些图片拍摄于洪都拉斯北部罗阿坦岛附近。此地在地理上属于加勒比海海域,是大西洋属海的一部分。

2017年11月,法新社在调查此事时,采访了洪都拉斯奥莫阿市副市长莱昂纳多·塞拉诺(Leonardo Serrano),后者将这些垃圾归咎于邻国危地马拉,称当地社区将垃圾倒入河中,因而形成浮岛。

鲍尔对此观点表示质疑,称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大陆上的河流,但其他垃圾可能来自中美洲或加勒比海的任何地方。

至于特朗普发布的第三张图,其实是一张后期合成的图片。图片的左半部分是美联社照片,展示的是在美国加州阿拉米达组装的用于收集太平洋塑料垃圾的一种浮动围栏装置,此图片曾在2019年被华尔街日报引用。

2019年,《华尔街日报》使用的图片示例。

右半边的图片则属法新社所有,是鲍尔拍摄的位于洪都拉斯附近加勒比海域的垃圾带组图中的另一张。此图曾在2017年被BBC和《镜报》等媒体使用。

2017年,BBC文章使用的图片示例。

将两张照片与特朗普所发布的第三张图片进行比对,可以发现,相同尺寸下,后者的左、右半边可以分别与美联社发布的图片和鲍尔提供的图片重合。

相同尺寸下,特朗普发布的第三张图片的左、右半边可以分别与美联社发布的图片(上)和鲍尔提供的图片(下)重合。

使用图像鉴定工具Fotoforensics对特朗普所发布的图片进行鉴定,会发现图片右半部分明显较左半部分更亮,说明此图有被编辑处理过的痕迹。

误差水平分析(ELA)发现,特朗普发布图片右半部分的水体亮度要高于左半部分,说明此部分图片可能经过后期处理。

太平洋垃圾带如何形成?

那么,太平洋上是否真如特朗普所说,漂浮着大量垃圾?这些垃圾又来自哪里呢?

受到洋流影响,海洋垃圾极易漂浮汇聚在大洋环流的中心地带。中国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5个大的海洋垃圾带,其中一个在印度洋,两个在大西洋,两个在太平洋。

全球五大海洋垃圾带示意图。

这些垃圾带中,污染状况最严峻的当属位于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范围内的北太平洋垃圾带(NPGP),又名“大太平洋垃圾带”(GPGP)或“太平洋垃圾旋涡”。

受北赤道洋流、北太平洋暖流、黑潮及其续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北太平洋海域上漂浮着大量被困在中心海域且难以被自然降解的海洋垃圾(绝大多数是塑料),久而久之形成了巨大的垃圾带。

北太平洋垃圾带示意图。

2018年,荷兰非营利组织“海洋清理”(The Ocean Cleanup)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他们通过船只采样和飞机摄影得到数据,预测在北太平洋垃圾带1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漂浮着7.9万吨海洋塑料垃圾。

2018年,“海洋清理”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标题和摘要截图。

但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难以估算“北太平洋垃圾带”具体由多少塑料垃圾组成。这不仅是因为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规模庞大,科学家无法进行拖网捕捞,还因为并非所有塑料垃圾都漂浮在海面上,一些密度更大的塑料垃圾可能会沉入海面几厘米甚至几米深。

中国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各自撰写的科普文章中都提到,海洋塑料垃圾中不仅有诸如渔具和鞋子这般体积较大的垃圾,还存在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即微塑料。它们大多是塑料垃圾在紫外线、波浪、风力等作用下,逐步老化破碎分解形成的塑料颗粒,并非总是肉眼可见,但会使海水看起来像“一锅浑浊的汤”。

至于海洋塑料垃圾的来源,一篇发表在《科学》网站上的文章认为,绝大多数流入海洋的塑料来自河流。在数量上,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占到了总数的36%,其次是占13%的印度,然后是马来西亚和中国。就人均而言,中国人均排放的塑料垃圾数量为0.05千克/人,在参与排序的159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64位。美国排在第88位。

对此,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道季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接受“澎湃明查”采访时表示:“河道中的垃圾大多沉积在河底或河口,只有不到5%的垃圾会漂起来,才有可能进入海洋。”

2020年,李道季在《中国环境报》发表文章,认为将河流作为海洋塑料垃圾主要来源的说法大多建立在文献数据和模型估算基础上,但模型中的条件与实际环境状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例如模型中对不当垃圾处置量、水体通量、大型和微型塑料垃圾比例的估算可能过于简单,忽略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水体在不同时段和条件下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可能对河流塑料垃圾向海洋的输送量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提到,2017年到2018年,中国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开展了连续3个季节的悬浮微塑料监测,并在2019年夏季对中国辽河、海河、黄河等10条河流河口微塑料进行采样。估算结果显示,2017至2018年,中国长江年输送塑料垃圾量(包括衣物纤维等)为3.7万至4.6万吨。2019年,中国10条河流的微塑料年入海量约为126.40吨至167.41吨,塑料垃圾的年入海量为5750吨至7600吨。这些数据远小于当时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中的估算数量。

李道季认为,造成太平洋上垃圾堆积的原因多样——发达国家以往向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经年累积,日本福岛地震引发的海啸将地面上的塑料卷入海洋,都有可能成为海上塑料垃圾的来源。

2022年9月,“海洋清理”组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他们在对2019年打捞的来自北太平洋垃圾带的塑料垃圾进行分析后发现,有75%至86%的物品来自海上捕鱼活动。

北太平洋垃圾带塑料垃圾分类示意图。图片来源:Ocean Cleanup网站。

这些塑料垃圾中,有230个带有可识别的不同语言文字、品牌标志或其他线索(如地址)的塑料物体。在对这些物体进行单独检查后,研究人员发现,物品中标明的主要原产国/地区是日本(34%),其次是中国(32%)、朝鲜半岛(10%)和美国(7%)。这些国家或地区大多不被认为是河流塑料排放到海洋的主要来源,却是北太平洋地区工业化捕鱼活动的主要场所。

北太平洋垃圾带塑料垃圾国别来源示意图。图片来源:Ocean Cleanup网站。

海洋垃圾带治理

近年来,为了减少海洋垃圾,国际社会在制定环保政策、减少塑料垃圾、引导绿色消费、清理海洋行动等多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例如,联合国在2012年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制定了要成员国在2025年实现 “大幅度减少海洋垃圾”的目标,通过UNEP平台制定了监测河流和湖泊中塑料的统一 *** 指南、建立了全球塑料污染和海洋垃圾伙伴关系(GPML)数字平台并发起了“清洁海洋”运动;东盟在2019年通过了《东盟地区打击海洋废弃物曼谷宣言》,并基于这一承诺于2021 年启动了《打击海洋废弃物区域行动计划》,力图从生产、制造、消费、处置和回收环节全方位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影响;“海洋清理”等环保组织则联合业界和学界的力量,在对海洋垃圾进行回收打捞的同时,对河流中的塑料垃圾进行拦截和检测。

在中国,为推进海洋垃圾污染治理,相关部门制定了全链条塑料污染治理策略,围绕水体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部署了多项任务举措。例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发布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从源头减少海洋塑料垃圾产生。全国人大在2023年审核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次修订),明确了禁止在岸滩弃置、堆放和处理固体废物,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固体废物进入海洋,并建立了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明确了海洋垃圾管控区域。该法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美国,减缓海洋污染的行动主要围绕预防、清除、研究、监测、响应和协调等六个步骤展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2006年基于《海洋废弃物法案》成立了首个“海洋废弃物项目”,并于2012 年推出海洋废弃物监测和评估计划(MDMAP)。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2024年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就防止塑料垃圾进入水体和海洋的目标制定了加强监测、丰富信息、增加并协调微塑料/纳米塑料研究和大型塑料迁移、降解和影响研究等方案。

上述举措已在多大程度上减轻了全球海洋垃圾污染,尚未形成全局性认知。李道季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且缺乏资金、人力、技术和法律框架的支持,想要长期、连续地监测海洋垃圾的污染状况十分困难。此外,受天气、海流、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研究人员即便做了研究,也很难控制变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但这不是说进行监测与研究毫无意义。“发布了的数据是有参考价值的,只是不能作为给一个国家定性的工具。”李道季补充道,“清理海洋垃圾带,首先要通过立法、教育,从源头上杜绝塑料垃圾进入环境。”

  • 夏宝龙:若以为向美国跪低求饶就能换来和平尊重发展,那是极其幼稚的
  • “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富力开启酒店大甩卖模式
  • 1500万粉丝博主“彩虹夫妇”暂停直播,两年带货约32亿元
  • 收盘:标普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跌 美国GDP萎缩引发衰退担忧
  • 盘中必读|今日共90股涨停,沪指震荡收跌0.23%,机器人、AI板块大涨
  • 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上市:对标宝马MINI,预期贡献10%销量
  • 美国这一关键商业领域拥有巨额贸易顺差,但其就业岗位在贸易战中岌岌可危
  • 硬科技集群爆发式增长,深圳首季GDP突破8950亿元
  • 外贸十强城市集体出招应对关税冲击,最新举措加速内外贸一体联动
  • 星巴克寻求削减门店升级成本
  • 泡泡玛特靠它赚了30亿、黄牛加价翻倍卖,入坑LABUBU的人越来越多
  • 陷子公司股东举报风波 康佳集团详细回应:指控均系恶意捏造,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全部责任
  • 关闭非洲使馆、降低加拿大重要性?美国国务院被曝将大改组
  • 李在明可继续参选,韩国最高法院将选举法案发回重审
  • 五一假期,上海国际咖啡节“人从众”
  • 德国财长看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称90天关税缓冲期“可行”
  • 沪深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交答卷”
  • 为西部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 【专访】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克加德: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美国肯定会衰退
  • 2025保险科技峰会启幕:众安信科发布最新白皮书,携手中移金科揭牌AI+保险联合实验室
  • 欧莱雅中国CEO博万尚:要在中国持续成功,必须不断倾听消费者
  • 居委业委居民群策群力,7位一级演员来到上海一小区唱戏
  • 通用汽车下调业绩指引 称关税敞口目前高达50亿美元
  • 邓晓峰、“中东土豪”出手,加仓4400亿巨头!
  • 上海第三家“胖永辉”在浦东开业,设立了外贸产品专区
  • 打针打瘸大熊猫一条腿?红山森林动物园:大熊猫正在恢复中
  • 爱奇艺需要新故事
  • 岳阳一管道疑似有黑水直排东洞庭湖,生态环境局:已赶往现场核查
  • 国际首个!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还有一批新突破
  • 华尔兹转岗与鲁比奥集权:特朗普政府人事震荡背后的深层危机
  • 广汽冯兴亚:首款L3车型将于四季度上市
  • 打新早报|半导体探针概念矽电股份、电气装备新亚电缆今日申购
  • 细红线科技被曝裁撤全部硬件团队后,罗永浩AI赛道重启招聘
  • 特朗普称将发布针对职业政府雇员的新规 将更多联邦公务员纳入总统管辖
  • 中央网信办:加大涉“开盒”挂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受理处置力度
  • 五矿地产:今年要确保债务“不爆雷”、交付“不烂尾”
  • 新开发银行如何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
  • 大摩:内地汽车经销商新车利润率料低位徘徊 首选中升控股
  • 不屑凑泊的工夫,必须以一种无工夫的姿态呈现
  • 地方新闻精选 | 官员建设政绩工程试运营4个月就停业 武汉一鱼贩向顾客扔秤砣被拘12天
  • 累计亏损10亿元,桂林旅游怎么了?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5人丧生
  • 伊朗港口爆炸已致14死750伤,中国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 五一“大车流”来了,今日午后G40沪陕高速开始迎来出沪高峰
  • 江西修水警方:一民房内发生刑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 【专访】刘培林:“投资于人”,国家要确保没有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前瞻“十五五”①
  • 133名国际学生联合行动,状告美国政府非法取消学生签证
  • 从6家试点扩展至全行业,券商并表监管有何看点?
  • 【专访】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克加德: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美国肯定会衰退
  • 欧盟官员:将推迟对美国关税的报复,为谈判争取时间
  • 奥巴马也炮轰特朗普政策,民主党开打“组合拳”
  • 邮储银行:A股每股派发2024年度末期现金红利0.1139元人民币
  • 俄军方:已完成库尔斯克地区全面控制行动
  • 重返全国第二发电大省,对山东意味着什么?
  • 【专访】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克加德: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美国肯定会衰退
  • 美国务卿宣布将对美国务院进行全面重组
  • 刘煜辉最新发声!“珍惜中国核心资产倒车接人的重要机会”
  • 美财长贝森特等美国最高级别税务谈判代表将于今日举行会议
  • 德国斯图加特发生车辆冲撞人群事件,至少三人受伤
  • 原油:WTI原油期货收涨 贸易谈判释放乐观信号
  • “棉花糖爸爸”陈生梨:女儿将落户到贵州纳雍
  • 新加坡万态雨林悦榕庄4月亮相,国泰航空开通乌鲁木齐航线 | 一周旅行指南
  • 特朗普政府将赶走在美避难的阿富汗人、喀麦隆人
  • 受极端大风天气影响,天津处置550余起树木倒伏情况
  • 路威酩轩旗下酩悦轩尼诗拟裁员10%
  • 史带财险继续“收缩”阵地,获批撤销重庆、湖北分公司
  • 遇见小面冲刺港股IPO:高增长难敌单店效率滑坡 对赌枷锁、裁员争议与现金流困局
  • 阿联酋首个AI博士项目设立,助力人才培养与科技转型
  • “五一”假期倒计时,节前错峰出游机票降价四成
  • 审计非标意见暴露田野股份多重风险:收入虚增疑云与内控失效下的退市危机
  • 美团小象超市被曝将开线下门店
  • 整合升华现行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首次亮相
  • 美商务部对柬马泰越四国太阳能电池作出双反肯定性裁定
  • 4月13日增减持汇总:亚泰集团增持 盛科通信减持(表)
  • 4月15日美股成交额前20:奈飞2030年目标:市值上万亿,收入翻一番
  • 旅行箱品牌TUMI正在做奢侈品牌的铺位“接盘侠”
  • 英伟达响应特朗普制造业回归号召 计划在美生产5000亿美元AI设备
  • 白宫新闻秘书:美政府将在法庭上回应哈佛大学诉讼
  • 美悄然豁免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关税,苹果等科技巨头或受益
  • 美政府要求哈佛大学提供有关外国资金和关系记录
  • 美国财长贝森特将于5月7日在众议院委员会作证
  •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牵头发布倡议:拥护政府应对措施 反对美国贸易霸权
  • 市场情绪现转机?美股高管们加速抄底,买卖比率接近2023年末以来最高
  • 关税风暴下的芯片业:部分订单已停止报价
  • 康缘药业营收净利双降:中药注射剂销售不畅库存激增 业绩承压之际关联交易愈发频繁
  • 五一黄金“跳水”引爆抢购潮:水贝市场人山人海,有游客拖箱扫货,回收商忙到“手软”
  • 人民日报头版:上海纵深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 如意集团业绩大变脸或涉嫌信披违规 频繁踩监管红线
  • 未名医药核心子公司被停产,所产干扰素已遭多地停购
  • 美国国会议员提出重振美国造船业法案,呼应特朗普的目标
  • 有一天,我们将感谢这场笨拙的人机赛跑
  • 又有多地推进产科整合
  • 椰子水IF冲击港交所,但价格战它还没玩明白
  • 特朗普将在预算案中提议削减1630亿美元政府项目支出
  • 央行: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
  • 全球最大汽车板供应商宝钢股份:汽车工业加速转型中材料商如何共舞?
  • 连续两日施压,特朗普为何着急让美联储降息?
  • 美国多地爆发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多项政策
  • 准85后青海海北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李贤荣挂职临沂市副市长
  • 【评论】警惕美国对等关税的单边主义陷阱
  • 王志忠获任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许甘露卸任
  • 带着质疑出生的萤火虫,怎么才能高端纯电小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 越来越多美国富人投资“去美国化” 于瑞士开设银行账户
  • 扩大开放提速加力,中国成确定性绿洲
  • 关键词: